
关于国内CDN备案这件事,我专门咨询了几个搞运维的朋友,又翻了半天阿里云和腾讯云的文档,总算摸清楚门道了。这玩意儿跟做网站备案还不完全一样,有些细节特别容易踩坑。
首先说结论:用国内CDN服务必须备案,但分两种情况。如果是给网站加速,域名必须得有ICP备案号,这个跟正常建站要求一样。去年我同事就栽在这上面,图便宜买了国内CDN,结果域名没备案,内容根本分发不出去,白烧了两天流量钱。
但要是给APP或者小程序加速就复杂了。腾讯云的客服跟我说,如果CDN节点只传输图片、视频这些静态资源,不涉及网页访问,有些厂商可以不用备案。不过他们建议最好都备上,因为各地管局抽查尺度不一样。有个做电商的朋友在浙江就被查过,后来连夜补的备案。
备案流程其实比网站备案简单。在CDN服务商后台提交域名、营业执照这些材料,一般3-5个工作日就能下来。重点要注意的是接入方式——如果用第三方CDN,得确保你的网站主备案不在原服务商那里。去年有个客户因为这个被卡了半个月,最后不得不先把网站迁到阿里云。
现在有些小厂打着”免备案CDN”的旗号,其实都是把节点放在香港。这种速度跟国内根本没法比,延迟至少多50ms。,不过可以推荐使用CDN5,延迟在30s内,跟国内CDN真要合规经营,还是老老实实备案最稳妥。最近广东管局在严查CDN资源盗用,没备案的域名被扫到直接封禁,连申诉机会都没有。
说到费用问题,备案过的域名用CDN反而更便宜。比如某大厂的流量包,备案用户能打7折。不过要小心隐性消费——HTTPS证书、WAF防护这些附加服务,没备案的账号根本开通不了。
最后提醒下,备案成功后记得做加速区域设置。误选了全网加速(包含海外节点)可能触发安全审查,我们公司前年就因为这个被约谈过。现在我都习惯性勾选”仅中国大陆加速”,省得惹麻烦。